尚德尚礼 修身为本
中华文化最核心的精神就是人的修养问题,做人的问题,用一句话来说,就是《大学》里面讲的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”。修身问题是儒学的根本精神,也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,修身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,也是所有人立身的根本。
一个社会的安定,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基础,在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,包括老百姓以及领导人,这是儒家治国的基本,所以为政以德,基础的东西是讲做人,做人的问题解决好了社会也就解决好了,国家也就太平了。为什么要提出做人,这里就谈到儒家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,我们讲到的基本的一个问题是要懂得人,先要懂得人和禽兽的区别。堂堂正正做一个人,要能够摆脱禽兽的境界,要学会修养自己,所以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修身是根本。
第一个谈的是关于人生价值观的问题。人的价值观是我们考虑人的时候首先要思考的一个根本问题。价值观这个词在古代是没有的,在古代讲的是追求不朽,不朽就是一个价值问题。有一种提法叫"三不朽",就是立德、立功、立言。人们还有一个讲法叫"虽久不废",立了德,立了功,立了言之后,能够长久地不被人忘掉,长久地有影响,这才叫不朽。基本上可以说"三不朽"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导思想。人的不朽不是在你自己身上,不是看你自己得到了什么东西,而是要从历史、社会对你的评价中体现你的人生价值。你的不朽存在于老百姓的心中,存在于长久的历史中,这才能叫做一种真正的不朽。一个人生前在各方面有多少的满足,多大的权利,多大的财富,一旦去世就没有了,即使传给子孙后代,现在看来能够传几代就了不起了,但是立德、立功、立言这样的不朽的含义是,即使人的身体不在了,但是精神却可以长远的不朽,确实可以做得虽久不废,在子孙后代,在民族以至人类的发展中存在下去,成为历史的一部分。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体验到这一点,比如说岳飞,他生前并不是一个成功者,他没有完成他的志愿,被以"莫须有"的罪名判死,但是他被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记念,永远继承。杭州的岳王坟、岳王庙就是一个很生动、很典型的表现,一方面是祭祀岳飞,一方面是秦桧被做成铁人跪倒到墙角里。这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人生价值的一种看法。这个人在历史上的价值,在我们民族发展中的价值很鲜明地体现了出来。这不在于他当年如何成功,而在于他能不能够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虽久不废。所以说,物质的东西比如人的寿命,物质财富、权利,都是短暂的,而真正的精神的东西才是可以永远存在的。岳飞那种精忠报国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里。我可以举一个清华校史上的例子。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,北大学生在城里示威游行,清华离北京太远,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好的交通,没有参加,到晚上才有人把这个消息带到清华园,一夜无话,第二天早上就有反映了,大家早上去吃早餐的时候,发现在饭厅门口帖了一张小字报,当时叫揭帖,小字报的内容是什么?没有巴黎和会的具体内容,就抄了一首岳飞的《满江红》,谁抄的?是闻一多,当时是清华学生。闻一多此时此地抄这么一段岳飞的《满江红》干什么?他是用岳飞的《满江红》来抒发他当时的这样一种爱国的情感,也就是说岳飞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存在于闻一多的身上。在这样一种民族危亡关头它表现出来,激励一代青年来进行爱国活动,这叫做真的不朽,这真正是一个人的价值。这就是中国人的一个最基本的传统,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最基本的人牛价值观念。
中国人讲究历史观念,我继承历史的先辈们的这样一种成就,继承他们一些好的思想,同时我也要用我的所作所为在历史上留下痕迹。所谓"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".汗青是什么?是历史。这是中国人的观念,不只看我自己,不只看我眼前,而是把自己放在一个群体中间,把自己放在历史中问,来寻找自己的价值。讲到这个地方需要澄清两个问题: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讲究"义",把"义"作为第一位,所谓"义义为上".很多人认为中国传统就是重义轻利,不符合现代要求,这是一种误解。实际上中国古代传统讲义利关系,讲的是应该把利的取舍放在义的考量之下。还有一个要澄清的是,中国人讲人生价值需要把个人放在一个群体中间,放在历史里边,那么是不是就不讲个人?也不是这样。实际上,一方面儒学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,强调个人要自觉地承担自己的社会义务,意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,但同时也非常强调个人的独立的人格。
第二个问题就涉及到一个待人处事的原则问题,因为做人就是要处理人和人的关系,但是这里面包括很多具体的规范。比如"孝"就是一个具体的处理家庭关系规范,也是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。我在这里不打算讲这些具体的东西,只讲一个最一般的原则,我们处理人和人的关系的最一般、最根本原则是"推己及人".这思想来自于孔子提出来的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两句话,一句话叫做"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",一句话叫"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".这个道理非常简单,概括起来讲就是"推己及人",或者像老百姓讲的要"将心比心",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。其基本精神就是为人处事心里要想到别人,而不要只想到自己,这样就可以平等地待人,对人表示一种尊重,一种关心和帮助。这个简单的道理讲起来意义很大,儒学讲仁,孔子讲仁学,讲仁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从自己做起。在《论语》里孔子的弟子问过他,说什么话是可以一辈子终生行之,是一辈子照着去做的,孔子就说叫"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".还有一段话是一以贯之,另一个学生问,一以贯之什么意思,他回答,忠恕而已。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仁学,人的最基本的一个内涵叫爱人,那么如何爱人呢?爱人的起点在哪里呢?我说爱人的起点就在"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",起点就在你心里要有别人,如果你连这点都做不到,心里只有你自己,你又怎么谈到爱别人呢?心里总是有别人,总能够为别人着想,总是能够把别人当做和你一样的人,你才能够对人有爱。所以,孔子的仁学,从推己及人做起就可以了。这是儒学的一个特点,要讲高深它可以有很高深的道理,要简单它也有很简单的道理。最普通的人,一点不学,听一听也可以明白很多道理。
拿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来讲,我们讲社会功德,讲文明乘车等,说到底最基本的问题是"推己及人".干~件事前,能想一想这个对别人会有什么影响,能想一想别人是不是也有这种要求,很多问题就解决了。而往往我们就是没有想到这一点。推广来讲,现在"推己及人","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"的原则也被世界所注意。近一些年来,国际宗教界和伦理学界都有一批人提出一个问题,想寻求一种全球的普遍的伦理,寻求大家都能接受的伦理原则,为什么要形成这个,因为个人伦理原则、价值观念不一致会引起很多冲突。如果我们能够寻找到一些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原则,大家都按照这个要求行动,就可以减少由此引起的冲突。这件事情已经进行多少年了,国际宗教界、伦理学界都开过国际会议,也有一些成果,最明显的成果之一就是在国际宗教会议和国际伦理学会议上,大家得出一个一致的认识,就是"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".这是一个各种宗教、各种民族、各种文化都可以接受的基本原则。但是做起来又是很不容易的,比如我们校园里常见的占座现象,我们都知道占座不对,但是不占又觉得自己吃亏了,所以还是要占。我们应该从最简单的东西做起。
三讲修养。因为道德原则不是天生的,要修养和教育。儒家非常重视教育,虽然孟子讲人性善,但他还讲要教育人,不能完全靠自发。在修养方面,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丰富的内容,有很系统的修养学说。据我所见,中国文化中关于修养的这套东西是最丰富、最系统的。今天讲一下"为己"和"慎独".儒学也是为己之学,孔子讲,"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",但这个"为己"不是为自己,不是为自己的名利。这个"为己"指,学识修养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,是为了自己的一种完善。"为人"是指做给别人看,沽名钓誉。儒学提倡的是为己之学。谈到三年服丧的问题,孔子的学生问能不能减到一年,孔子说,如果你不服丧三年,服丧一年,你能不能心安?如果能够心安理得,就那样做好了。接着孔子又说,为什么要三年服丧,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三年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,所以,真正有道德的人,父母死了以后,让他不服丧,让他吃好的,穿好的,让他去听音乐,去跳舞,他都没有这个心情,他会于心不安的。孔子强调要心安,是为己,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心安。比如现在的见义勇为,老有人问,他怎么想的,他图什么,他为什么?其实很简单,他觉得只要是人都应该这样做,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够心安,不这样做会后悔一辈子。中国人讲修养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东西,所以就提出所谓"慎独"."慎独"就是没有别人知道,或者就你一个人在那儿别人不知道,或者说你仅仅想了,没有见诸行动,在这种情况之下,你也要老老实实,实实在在地按照道德的要求去做。这是慎独,是修养非常重要的一个要求。只有做到这一点,才说明你真正是"为己",如果你不是"为己",你就是要做给别人看,"慎独"这一点很重要,不光是道德上要注意,也包括一切的工作,一切的处事都要注意。
《论语》里面讲“博学于文,约之以礼” 礼也有伤人的一面,比如过去讲妇女三从四德,一定要守节,饿死事小失节事大。不过,礼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,现在我们应该提倡见老师要问好,早上见面要问候或者见面握手等等这些东西,它具体的形式应该是有变化的。礼对中国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所以中国人过去讲“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”,内心对别人友爱并对尊敬别人,这都是要通过礼形式表现出来。
“礼”建立在人的道德自觉基础上,比如现在很多地方对于随地吐痰、随地扔垃圾、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处以罚款,但这种措施能解决根本问题么?不能。这需要大家形成一种自觉,觉得这样的行为是不文明的,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。
第四个问题,讲人生的态度。我想,人生的态度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:"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"."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"语出《周易》,"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"第一句话是中国人基本的世界观:整个宇宙不断地在发展变化,不停地运行。第二句的意思是,地很广大,很厚重,能够承载万物,君子就应该象地这样,能够承担大任,能做大事。能够做大事,要有很好的德行。我们前面讲要做人,讲人生价值,讲推己及人,讲修养,讲的都是"厚德",最后讲一条是要"自强不息"."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"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。 知识是学来的,能力是练出来的,胆识怎么学,魄力怎么学,肾气足的人才有魄力,肝胆相照怎么学,道德等很多东西是修出来的,缺少德行的人给您一个项目你会祸国殃民,给您的团队,你把团队带到万劫不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