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之道
君子之道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君子之道 > 正文

天地之间人为贵,对物有恻隐之心

发布者: 网站管理员   发布时间: 2015-11-12

《论语》乡党篇记载说孔子上朝,上朝回来以后,有人告诉他马棚失火了,结果孔子马上就问,“伤人乎?”失火了,人伤着没有。这反映了人为天下之贵的思想。当时社会,那些奴隶主贵族,那些有钱人,他们恐怕最重视的是这种自己的财富。马棚一失火,他肯定想到我有很多高贵的马。在古代,在孔子那个时代,那么这种观念应该说是比较普遍的。比如晋平公。有一次出去狩猎。见到一只鸟,他拿箭射那个鸟,鸟也射中了,但是没有射死。晋平公马上让自己的奴隶赶紧过去把鸟给我抓回来,刚一抓,这个鸟又飞跑了,晋平公大怒,就因为这个奴隶动作太慢杀死这了他。在他眼中财富更重要。猎物更重要,人并不重要。

对物也是要有恻隐之心,现在在西方发达国家即便不能够完全免除肉食,他们也立法对这些肉食动物作出保护。比方说他们规定肉食类用的猪有下列权利:有吸食母乳三天以上的权利,有睡在干净的稻草上的权利,有听音乐的权利,有免受虐杀的权利。有一些民族会在屠杀,屠宰动物之前表示对不起,我没有办法,我为了我活下去,我只好对不起你。而且我们人类生活离不开动物的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医学实验,医学实验是没有办法,因为不能拿人做实验,那只好拿动物做实验。但是我们人类在用动物做实验的时候,我们对动物要有感恩之心,是动物牺牲了自己,或者是人类靠自己的暴力和强权逼迫动物牺牲了自己,来拯救人类,这当然是一个悲剧。大连有一家医学院,有个教授在他们后山上修了一座塔,叫实验动物纪念塔,每年清明节他会带着自己的学生去献花,感恩这份心。过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,就拍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带着各种动物,有狗,有兔子,到实验室去,他们随身带着担架,那个片子编的很好。最后的解说是担架是为狗准备的,狗做了解剖以后会缝起来抬回去,兔子没有,兔子解剖吃掉了,或者扔掉了。但是那个狗未必就比兔子幸运,因为它缝好以后,治好以后,下面还要再划一道,所以他说老师会带着学生去向这些动物献花去。我们不虐杀动物,我们不虐杀食用动物,我们感谢实验动物,是为了保证我们的不忍之心,我们的恻隐之心。有这样一份爱心,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,这是孟子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。

我们看林清玄《星月菩提》 的一段文字:

苏东坡有一首五言诗,我非常喜欢:

钩帘归乳燕,穴窠出痴蝇。

爱鼠常留饭,怜蛾不点灯。

对才华盖世的苏东坡来说,这算是他的最简单的诗,一点也不稀奇。但是读到这首诗时,却使我的心深深颤动,因为隐在这首简单诗句背后的是一颗伟大细致的心灵。

钩着不敢放下的窗帘,是为了让乳燕能归来。看到冲撞窗户的愚痴苍蝇,赶紧打开窗门让它出去吧!

担心家里的老鼠没有东西吃,时常为它们留一点饭菜。夜里不点灯,是爱惜飞蛾的生命呀!

诗人那个时代的生活我们已经不再有了,因为我们家里不再有乳燕、痴蝇、老鼠、飞蛾了,但是诗人的心境我们却能体会得到,他用一种非常微细的爱来观察万物,在他的眼里,看见了乳燕回巢的欢喜,看见了痴蝇被困的着急,看见了老鼠觅食的心情,也看见了飞蛾无知扑火的苦痛。我们有很多人,对施恩给我们的还不知感念,对于苦痛的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不予给予,甚至对于人间的欢喜悲辛一无所知,当然也不能体会其他众生的心情。比起这首诗,我们是多么粗鄙啊!

不能进入微细的爱里的人,不只是粗鄙,他也一定不能品味比较高层次的心灵之爱,他只能过着平凡单调的日子,更无法在生命中找到一些非凡之美。

我们如果只是对人的情爱有关怀,却不知道日落日升也有呼吸,不知道虫蚁鸟兽也有欢歌与哀伤,不知道云里风里也有远方的消息,不知道路边走过的每一只狗都有乞求或怒怨的眼神,甚至不知道无声里也有千言万语……,那么我们就不能成为一个圆满的人。

我想起一首杜牧的诗,可以和苏轼这首诗相配,他这样写着:

已落双雕血尚新,鸣鞭走马又翻身。

凭君莫射南来雁,恐有家书寄远人。

还有类似的诗如白居易的“谁道群生性命微,一般骨肉一般皮,劝君莫打枝头鸟,子在巢中望母归。” 陆游的放生诗 :“血肉淋漓味足珍,一般苦痛怨难伸; 设身处地们心想,谁肯将刀割自身。”

  •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传统文化与心灵成长

    | 您是第 位访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