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艺术设计教研室 王财
——不要在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
每次走访毕业生,总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感受,看到自己教过的学生在各自岗位的成长,总会感到欣慰。此行我和柳国伟、李果、张莹莹三位老师走访在杭州工作近三个月的19位学生。杭州是个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,人们的生活忙碌却又充实,在学校学习两年的学生初来杭州就像一张白纸,朝气蓬勃、对职业生活充满好奇和希望。
黄雪,是我们走访的第一个学生也是印象很深的一个。黄雪是13电艺5班纺织品设计方向的学生,毕业后在杭州梓萱化妆品有限公司实习,不到一个月直接转正,工资已达4500元一个月,一个人担起了整个公司的平面设计工作,作为公司的技术性人才,受到领导器重。公司的宣传册、文化标语等跟平面设计相关的东西都是由她来设计制作,在离她工作台最近的墙上挂着一句她设计制作的标语——不要在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。
女孩儿话不多,但总是面带微笑,深入了解得知,她和朋友租住的地方离公司坐公交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路程,来回上班路上就要花费3到4个小时,其他人上班作息时间为早八点半到晚五点半,领导照顾她,让她早九点到晚六点下班,晚间可以避开下班高峰期。但她总是最早来公司,开始一天的工作。
与老总交流得知公司规模比较大,仅杭州这一个分公司就有两三百人。像黄雪这样的年轻人很多,但像她这样刻苦的却不多,95后孩子的生活条件优越,尤其是在浙江这个经济能力发达的省份,少有年轻人会像她这样对自己要求这么严格。大多流于平淡,享受安逸的生活,或者在家族企业工作,在父母的身边安稳的生活。
走访结束,小姑娘送我们一行人出门,几经推诿还是一定要送到电梯口才肯回去。有时候就是这种小细节才能看到一个人的个人品质,企业用人不会仅仅看你是否有技术应对工作,也会看你个人的品行和性格。
没怎么停歇,我们便踏上了走访其他毕业生的路程。坐在车上看着外面这座现代化大都市,想想学校里一小部分尚未“顿悟”的学生,总会有万般想法引导他们积极上进。学校的生活会是他们人生中最舒服的一段时光,在这个大环境当中躺在被窝里睡懒觉远比起来上课容易的多,这种想法也会像流感一样迅速传染,让原本上进的学生也变得不爱学习。
惰性是人的天性,是一种心理状态。做事拖拖拉拉,爱找借口,虚度时光而碌碌无为,而人的计划、理想、抱负就在这拖拉与借口中变成了泡影。一个人一旦贪图安逸,并积习成性,就会给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。如果说惰性是一个负面词汇,那么就这个词来说大部分人都有惰性,但这并不是一个有多么可恶的词汇,需要的是一种认知,认知的是惰性的本质。“不要在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”,提醒学生也在反思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