绍兴职业技术学院道德讲堂主持稿——主持词
张杰同志先进事迹
( 宣讲人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14电艺二班 谢清 )
张杰,男,一个87岁的老人,上虞旅港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。
张杰在香港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商贩,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,连续不断地为家乡上虞捐资助学。30多年来,他共捐资1500余万元,在家乡土地上矗立起了21所学校,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,并捐赠了大量的教学仪器和配套设备等,受惠学生达2万多名。张杰先生倾其一生积蓄为家乡兴学的精神,被浙江省领导誉为“张杰精神”。
“勤俭助学赤诚爱乡”的“张杰精神”是虞山舜水乡贤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晶。弘扬“张杰精神”已成为当下推动乡贤文化发展,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体现。出手阔绰为办学。
1979年,正值改革开放之初,张杰为上虞中学带去了一台3000元的彩电,随后,又接二连三地向上虞中学赠送了雪柜,汽车等,并设立1万元奖学基金。这在当时都是非常值钱的东西,一时,这位来自香港的“爱国老人”张杰捐助家乡教育事业的事迹被传为佳话。
1987年以后,张杰办学热情空前高涨,先后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,其中一个五年计划就是重建上虞中学,并向上虞人民教育基金会捐赠30万元教育基金。而他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起源于上虞当任的领导,上虞当任的领导见张杰乐善好施,又重视办学,以为他是个富商,与他商量着是否能再捐些钱把贫困山区的小学建造起来,于是前后不到五年时间,一栋栋漂亮的教学楼奇迹般地矗立在家乡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。锱积铢累为兴学在香港一条叫加连威老道的街上,张杰租用了一个5平方米的楼梯出入口,常年经营青蟹,粽子,茶叶,蛋,日杂货。在这样一个繁华的都市里,张杰的铺子虽然毫不起眼。然而,为了经营好这家通宵营业的小铺子,张杰可谓是备尝艰辛。
每逢大闸蟹上市季节,都是张杰一家的忙碌季。一天下来,不要说子女们累了个半死,张杰早已腰酸,腿麻。为了节省工本,张杰每每自己去进货,自己背蟹。即使上了年纪以后,他依然背一阵,歇一脚,但只要想到自己撑一段路,就能解决一个贫困山区孩子的读书问题时,他便鼓起了劲头。而其中茶叶蛋,是张杰经营的另一个品种,因住房面积小,煮茶叶蛋的煤气炉就安放在床边,要不了几分钟,满屋子都是烟气,雾气。夫妇俩被熏得面红眼肿,咳嗽不止。碰到暑天,屋子就更成了地道的“蒸笼”,温度竟高达40度。难怪太太徐丽娟对人说:“我们张杰捐助的钱都是血汗钱,是一个铜板,一个铜板辛辛苦苦攒起来的。”别看张杰助学出手阔绰,但对自己,对家人却是非常抠门的,张杰一家几十个人寄住在仅30平方米的旧房里,凡去过张家的人都记忆犹新,客厅的长沙发,塞着棉被和席子,碰逢客人过夜,张杰就得打地铺。他无不风趣地说:“人家我老板,其实我睡的是地板。”
有一年,张杰生了场大病,一次手术花费了他已列入“捐资兴学计划”的一部分积蓄。于是,这位有着几十年烟龄的“老烟民”硬是戒了烟,从嘴里省下了这笔助学款。
不留遗产留精神
张杰经常对子女们说:“人生也有涯,钱再多也要死,给了你们是害了你们,积财予子莫如积德予子,我一直主张你们自己奋斗。”在张杰的影响下,太太以及儿女们亦不甘示弱,纷纷行动起来,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捐款献物。如今张杰先
生的捐款范围以从家乡扩展到全中国,而他自己没有留下一点财产,至今仍寄宿在儿子家里。
2009年至今,他还坚持每年为全区敬老院的500多位老人送红包,送月饼,数额不下30万元。2014年,他又带头为我区的“五水共治”事业捐赠了5万元工程款,用自己的力量,向全社会宣扬着爱心和善举。
钱财有价,精神无价。张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栋楼房,他身上那种“爱国爱乡,勤俭节约,无私奉献的品质,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。”